当前位置:首页 >> 区域地区 >> 广西省 >> 信息正文

宾阳蔡氏书香古宅

宾阳蔡氏书香古宅
——一座耕读人家建起的大宅
相关链接:广西宾阳县古辣镇蔡村蔡氏书香古宅,是一组具有鲜明岭南乡村风格的明清民居,由蔡家历代读书人先后建成。建筑群由蔡氏书院、向明门、太学第、大夫第、经元门、经元第、蔡府新第、小金洋楼、洋房等部分组成,占地75亩,大小房间共189间,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建筑群规模庞大,气势恢宏,集建筑、雕刻、绘画、书法艺术于一体,体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研究价值。
——广西宾阳  蔡呈书/文
一座门
    蔡氏书香古宅这座深宅大院,第一道门名字叫做“向明门”。
    这是一座普通的青砖院门,没有过多的装饰,对比在院里的雕梁画栋,显得有些寒碜。多少年来,我对它的存在以及它的命名没有太多的在意。有一天读了书,看到《易经》里有“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的句子,知道祖先取名“向明门”大概源于此句。祖先们意在勉励子子孙孙效仿古代圣人“向明而治”,即在天未亮之时早起耕读,勤勉持家。这时,我才对向明门产生了景仰之情,对命此门名字的祖先产生了敬佩之情。
想起了小时候的事情。每天天刚蒙蒙亮,我就被父亲从床上提起来,去完成每天必完成的任务——到大哥那里拣大虾。那时,我堂上的大哥每天凌晨便顶着星月扛起十几面一米见方的虾罾(用麻织成的捞虾网)到池塘里去捞虾,天亮时便有一个大竹筐的鲜虾活蹦乱跳地摆在他家的门前,乡亲们会络绎不绝来买虾。卖不完,他就烘成虾干,圩天拿到集市里去卖。大哥捞虾,我父亲捞鱼。捞鱼和捞虾的方法相似,用的是一面比捞虾罾大得多的鱼罾(大约3~4米见方),张开后放到水库里去,大约每隔20分钟捞一次,拽着绳子将罾徐徐拉起,运气好的话一次可捞起一斤左右的小鱼仔。用罾捞鱼,要准备好饵料,一是用米饭和米糠混合搓成团料,投在罾里,二是将大虾仁用麻绳串成几条长串,从罾的支架上直挂下去。父亲早起煮好饭后要搓团料,而拣大虾回来串虾仁便是我的任务,我必须在堂哥收罾回来时的第一时间去挑选,才能选到最大的虾。吃完早饭,父亲就用一个大口盅再装上一盅饭备作午餐,就扛起他的大罾向水库出发,我便去上我的学。
    那时没有哪一家有闹钟,大家统统以日影来估算时间,我猜不透长辈们每天何以在天未亮的时候那么准时地早起。从记事起,就知道天蒙蒙亮时是村庄内最忙碌的时候,每天的太阳都是被女人们挑水倒进水缸的哗哗声和池塘边的捣衣声惊醒的;在早晨的袅袅炊烟中,男人们则忙着喂猪喂牛,忙着挑起粪箕捡拾猪粪牛粪。忙完了这些活,大家才吃早饭,然后到田野开始每天的耕种,这时村子才会安静下来。我的乡亲们都是这样日未出而作日已入而未息地终年劳作不辍。
  这座向明门,挂着一副对联:“箴吉二字唯勤唯偷,正路两条日读日耕。”这是我这个古老家族的祖训。
  我想,这一座门,分明是我的祖祖辈辈挺起的一道脊梁。
    耕能养家,读以育才。从向明门走进去,穿过“太学第”便是“大夫第”,通过“经元门”便入“经元第”。
    一座“太学第”,一座“经元第”,标志着蔡家读书的辉煌。明清时期,蔡家出了8名太学生(就读国家最高学府国子监的学生),故蔡家府第挂有“太学第”之牌匾。明朝正德年间,蔡家子弟蔡子即开发奋读书之先河,成为第一位太学生。至清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 849年)蔡凌霄中举,将蔡家的读书传统推向了高峰。蔡凌霄秋闱摘桂,以广西乡试第四名的成绩获得“经元”称号,贡院敲锣打鼓报喜之后将那夺目的举人牌匾悬挂于门楣之上。
    我常听人说,家宅的立门很重要。方向选得正确与否,将影响到家族的兴衰,这是风水学。面对本家的“向明门”,我时常品味着门上的镌刻的祖训,对于立门,我悟出了超乎风水学的另一种含义。
    一尊像
    参观蔡氏书香占宅,必先进入蔡氏书院。它是进入古宅的必经之路。这里,过去是我们家族每个子弟走上漫漫人生路的第一站。
    一个小村子建有一座书院,恐怕并不多见。这最初其实就是蔡家的私塾,过去村里人称之为“书房”。“书房”里有大讲堂、小讲堂,是用黄泥加石灰等物拌成的五合土夯筑而戍。在这几间土坯房里摆上桌凳,将各家子弟召集到一起,让一个能断文识字的长者捋着胡子拍着戒尺,摇头晃脑地领读着经书,逼着那些裤裆还未封口的小子们拿起醮上浓墨的小狼毫在习字本上写出一个个方块字。这就成了蔡家的书院。
    我的大伯父那手漂亮的书法就是从这座土坯房里练出来的。在那个旧年代如果不是家穷,他定能从这麈土坯房里走出去,开拓出自己的一片世界。可惜命运让他做了一辈子的农民。他还擅长结网打鱼,他把这一精湛的技艺成功地传给了我的父亲。过去村里没有幼儿园,我的大伯父就是我这个家族最优秀的幼儿教师。他教我们读“人之初,性本善”,教我认“人手足,口耳目”,正当他往他那面漂亮的雕花砚台上研磨着浓墨,口称“孺子可教也”,欲手把手教我涂鸦的时候,病魔将他击倒了,在我四五岁的光景,大伯父永远地离开了我们。长大后,我从他遗留下来的很有柳公权气势的蝇头小楷中读出了他那不尽的忧怨。我没有机会跟他学习柳公权,现在只能用电脑敲打出些许被编辑们稍为认可的估且可以叫作“文学”的汉字来告慰大伯父的在天之灵吧。
    我为我伯父没能从这座土坯房里走出去而感到遗憾,但也为很多有幸从这座土坯房里走出去的先辈们感到骄傲与自豪。明清时期,蔡子、蔡天泽、蔡天纵、蔡光宗、蔡光烈、蔡佐治、蔡钦孔等,他们都从这座土坯屋里走向了京城的太学,成为蔡家书香门第的典型代表。到了民国时期,蔡灏则成了蔡家文武双全的杰出人物。
      蔡灏,南洋公学院铁路管理系(今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北伐战争时期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政治部主任,后由李济琛向李宗仁引荐,任第四集团军补助教育处处长、宣传处处长。北伐战争后,改任广西建设厅技正、平梧  (平乐、梧州)公路局局长、梧州工务局局长、苍梧县县长等职务,对梧州市的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抗日战争时期,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部总办公厅副主任,跟随李宗仁参加台儿庄战役。1 938年9月,改任安徽省政府委员兼建设厅厅长,当时安徽战场形势紧张,安徽省会安庆沦陷,职员纷纷离去。蔡灏临危受命,与秘书长朱佛定、财政厅长章乃器坚守岗位,坐镇府署,团结民心,表现出不屈的民族气节。此间,他策划建立全省递步哨网,加强渡江管理,增设省县电台,恢复皖中北长途电话,规划立酂间交通线及全省驿运支线,督饬各县普遍创立民生工厂,倡办手工业,组织领导筑成淮堤二千余公里。多方设法充实茶业贷款,并与农民银行订立合约,增拨贷款,整理农贷。建设化学、纺织、卷烟等工厂、办起农林示范场,办理农田水利贷款工程,试探绩溪金矿,筹建电力厂……在找争频仍中,尽力投身国家建设。1941年,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部经济作战处处长,后改任汉中行营高级参议。1 945年1 1月,任北平行辕中将参议。1947年4月29日,因其进步思想不容于国民党右翼分子,51岁的蔡灏在北平遇害。当时,李宗仁先生亲笔题写了“痛失贤臣”的挽联,并主持追悼会。
    去年,蔡灏中将的嫡孙,因拍摄电影《红色康拜因》在国内已小有名气的中国新锐导演蔡尚君在韩国、希腊拿了国际大奖后回到了家乡。我和他穿行于古宅的幽深巷道中,我指着大夫第门楣上的一幅篆文书法问他:“你知道我们的祖先为什么要特地把这句话写在门顶上吗?”那是唐代诗人王勃《滕王阁序》里面的一个句子:“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清霜,王将军之武库。”尚君笑了笑说:“蔡家藏龙卧虎,文武双全,也算是祖宗对我们后人的勉励吧。”是的,祖先把他们对后代的希望不仅写在墙上,还创造了一些影响深远的传统习惯。
    在蔡氏书院里,有一尊塑像,一尊蔡家人称之为“圣人公”的孔子塑像。
    多少年来,逢年过节,蔡家人祭祀必先拜“圣人公”,然后再拜祖先。蔡家人把孔圣人尊为至高无上的祖公来顶礼膜拜,使尊重文化成了一村风民风。
    村中有谚语云:“七岁读书八岁乖,爷娘送子学堂来。棍棒打出聪明仔,谁溢(溢:过分宠爱)谁儿莫送来。”各家子女虚岁七岁必须入学读书,送子到学堂的第一天叫“碰蒙”。族里有不成文的规定,孩子“碰蒙”必先要拜“圣人公”,拜“圣人岔”要在天未亮之时,路上要尽量避免遇见他人,以保证在第一时间拜见圣人公。因此,那家孩子要“碰朦”了,需由父母早早起来打着灯笼引领孩子到学堂来祭拜,算是举行入学“宣誓”了,完后回到自家“厅邸”(族堂)拜祖宗,待天亮时再由父母送上鲤鱼、莲藕、葱和米饭食用后方可上学。
    “棍棒打出聪明仔”是家族的信条。子弟们在这里接受“涂眼加戒尺”式的极其严格近乎残酷的私塾教育。蔡家子弟历代人才辈出,应该和严格的教育大有关系。先生当日布置背诵的诗文,默写的经典,如果背不出写不出来,好,有两件东西让你受用,一是用朱丹圈眼,一是用戒尺拍打手掌。这眼圈儿,是不能随意抹掉的,要让你戴着红眼镜回到家里报告爷娘
的。回到学堂后,再到“圣人公”面前忏悔,“红眼镜”才能摘下。
    如今,这尊孔圣人像,逢年过节,香火依然旺盛。透过缭绕的香烟,让人思索的东西会是很多。
    一副对
    青砖碧瓦,小巷深深。踏行蔡氏书香古宅,除能感受其沧桑古朴慑人心魄的恢宏建筑之外,那透溢着浓郁书卷气息的楹联佳句,亦能震人心灵,让人感悟颇深。
    蔡家祖传下来的楹联,不仅注重形式上对仗工整,更看重蕴含的意义。仰望庭院深深,拜读门上楹联,让人仿佛走进了沧桑的历史,与几百年前执经卷的书生、持手笏的缙绅共聚一堂,用心交流,思绪会在历史隧道中穿梭和领悟。
    这批楹联,集儒学的道德观、价值观、审美观于一体,质朴典雅、含蓄深沉,或崇尚读书耕种,敦促扬善积德,倡导勤俭孝廉,劝戒浮躁克己,或强调修身养性,赞美自然风光,让人感悟到平凡的语句有着不平凡的道理。
    其中,以读书为内容的楹联尤其引入注目。“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敦孝悌此乐何极,嚼诗书其味无穷”;“欲高门第须为善,要好儿孙必读书”。可见祖先是如何把读书放在极其重要的地位上。
    有许多修身养性、齐家治国的对子,虽然不免带有封建时代旧礼教的味道,但细细回味,对个人品德的修炼锻造不无益处。如“仁能延寿智生乐,勤可补拙俭养廉”,“日月两轮天地眼,诗书万卷圣贤心”,“齐家根本传孝悌,经世文章阅诗书”,“胸有豪情能益寿,脑无杂念少烦神”。
    还有诸乡状景联,意境高远又不失本家特色,如  “出村稻影兼瓠影,入室书香并墨香”。蔡村一马平川,水田肥沃,盛产香米,时至今日,古辣香米已成一大品牌。同时,蔡村有种植瓠瓜的传统,当地有“虞村饭摊,李寨钩关,蔡村瓠山”之说,即近旁的虞家人多有开饭店的特长,李寨村则擅长用一种宾阳话叫“关”(音)的草压织席子,而蔡家种的瓠瓜却是堆成了山。走出村外,放眼远望,但见稻田、瓠田相互辉映,一片翠绿。此联写出了蔡家亦耕亦读,耕读相宜的村风村貌。
    有一副挂在厅堂里的对子,颇得游人赞赏:“不求金玉重重责,但愿儿孙个个贤。”
  这一对联无疑昭示着祖先的价值取向。富贵,这是人之所欲,世人之求富贵,也应无可厚非。但细细想来,有些富贵人家,富甲一方,子孙却争气,最后富贵化为乌有,使“富不过三代”成为世俗传言。相比之下,教育好自己的后代,使子孙走好正路,恐怕要比一时富贵强出好多倍。也许,我的祖先就是悟出了这个道理,才在这座古宅里薪尽火传,将漫漫书香代代承传下来,将追求儿孙的“贤”作为家族的最终目标。
  我试图解读蔡家500年的耕读史,似乎,这一副对联从另一个侧面告诉了我一些什么东西。
    一口井
    不少人前来参观蔡氏书香古宅,探求蔡家读书取仕的奥秘。其中就有些“大师”试图从风水角度去揭秘。他们走到古宅大院的后面,看到了一口古井,于是恍然大悟道:蔡家的灵气就在这口古井里了!
    这口古井,确实富有灵气,名日“福寿灵泉”。井水冬暖夏凉,终年恒温20℃。下有泉眼,旱而不涸,涝而不溢。这口井的外边,有一口水塘,而这口井的水位长年保持高于外面的池塘尺余,井水清冽爽口。祖上有待联赞日:“有泉一窍通灵脉,无雨四时涌琼浆。”多少年来,这口甘泉哺育了蔡家的才俊,滋养了不少寿星。
    这里有一段美丽的传说。相传明朝宏抬、正德年间,蔡家刚到此建村,村中并无水井,用水得到邻近的虞村、李寨村去挑,很是费事。一天,来了一个须发皆白、衣服褴褛、脚穿脏草鞋的老者,向蔡家主人蔡子讨杯水喝。蔡子便从水缸里舀了一瓢水给老者喝。喝完水,老者竞不征求主人同意,便拿起一个大脚盆到水缸前舀了一大盆水,便将那穿着脏草鞋的脚伸到洗脚盆里肆无忌惮地涮洗。这一洗,竟然洗去了半缸清水。洗完脚,也不说一声谢谢便飘然而去。第二天,老者又来了,依然讨杯水喝,依然舀出大半缸水洗穿着破草鞋的脏脚,依然不道一声谢便飘然而去。第三天,老者又来了,又要讨水喝。蔡子有些不高兴了,我家挑水那么辛苦,让你洗脚不要紧,可你却好话不给一句,本想不理睬老者了,但一转念,他毕竟是一个老者,就谦让他吧。于是蔡子便恭敬地捧水让他喝水,又亲自打水让他洗脚。这时老者发话了:“后生人,我看你是个厚德之人,就送件礼物给你吧,从今天起你家不用到邻村挑水了。”老者捋着花白的胡子呵呵地笑了,接着吟出了一首诗:“厚德载福出才俊,门庭享寿有甘泉;不是天生有旺相,只缘草鞋洗脚盆。”吟完诗后就倏然不见了。蔡子很是惊
愕,寻到屋后,只见那里出现了一口泉水清冽的水井。蔡子才意识到遇到了仙翁了。说来也怪,自此以后蔡家后代便多出才子,多有寿星。
    这个故事当然是编的。编这个故事的人当然是蔡家人。
    编这个故事的目的,除了想宣扬这口古井的灵气之外,我想更重要的,是要用这个故事来教育后代要讲究礼让,让孙子们懂得,谦让会使你享受到不尽的后福。祖先教育后代的良苦用心在此又可略见一斑。
    关于这口井的灵气,我不知道风水师傅们说的有什么依据,我也无从探究我的祖先们500多年前建起这座村庄的时候是否请了风水大师来打开罗盘指点坐向。我所知道的,是这座村庄由开始的土泥坯房,在明未清初时期逐渐换成了一座座青砖瓦房,至民国年间又建起了在宾州、永淳一带最漂亮的洋楼、洋房。
    如今,这座大宅已经成为广西农业旅游示范点,宾阳县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下半年,还要申报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不少游客到此参观,感慨良多。广西老作家陈肖人老师参观后赞扬说:“一座古宅,就是一部文化史。”
    是的,如果说我的祖先们是用自己的心血和智慧建起了一座大宅,无庸说他们以独到的眼光建起了一座不朽的精神家园。
【作者简介】
    蔡呈书,男,1961年5月出生于广西宾阳县古辣蔡村,为宾阳县蔡氏书香古宅第1 6代传人。大学本科学历。现任广西宾阳中学副校长,中学高级语文教师,广西作家协会会员。从事高中语文教学,有数十篇教学教研论文在省级刊物发表;业余上攻小小说创作,并涉笔散文等其它文体.至今已在全国各地报刊发表各类作品总计约30万字。作品《舞龙》获广西旨届小小说大奖一等奖。个人作品集《南风轻轻吹》 2004年6月由中国二峡出版社出版。
地址:广西宾阳县宾阳中学
邮编:530405
Email: caichengshu@163.com
蔡氏图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