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家蔡皇勷
蔡皇勷,鹿境人,生於明末清初之际。蔡道山之十三世孙也。自幼勤敏好学,中年举秀才。以才学、品德,见称於时,是一代闻人。康熙十一年(1672年)、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前後两次编修《海丰县志》,蔡皇勷两次为县令礼聘为编辑。可见其在当时社会上、文化界的地位。其私人所撰专着《皇勷手记》,忠实记录了明末清初六十年间的海陆丰地方史事。大至军国大事,小至灾异佚闻,无所不及。涉及的历史人物众多,如刘香、郑成功、刘国轩、苏成、苏利、郑阿长、徐楷、姚恭、姚敬、洪晨孚、叶高标等等,都在罗列之中。
【史学家·蔡皇勷】
蔡皇勷,鹿境人,生於明末清初之际。蔡道山之十三世孙也。自幼勤敏好学,中年举秀才。以才学、品德,见称於时,是一代闻人。康熙十一年(1672年)、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前後两次编修《海丰县志》,蔡皇勷两次为县令礼聘为编辑。可见其在当时社会上、文化界的地位。其私人所撰专着《皇勷手记》,忠实记录了明末清初六十年间的海陆丰地方史事。大至军国大事,小至灾异佚闻,无所不及。涉及的历史人物众多,如刘香、郑成功、刘国轩、苏成、苏利、郑阿长、徐楷、姚恭、姚敬、洪晨孚、叶高标等等,都在罗列之中。其中许多人物,在正史没有收录;或被歪曲记录。《手记》是一部既实生动,又可歌可泣的历史笔劄。特别,他以一字千钧的笔力,记载康熙初年“移民迁界”这一历史大悲剧:沿海人民,被迫迁移;离乡背井,走投无路;父母妻子,亦难相顾;饿殍遍野,无人收理。这一切,都为“正史”所掩盖,为御用文人所避讳。蔡皇勷以知识份子的良知,以史学家的春秋笔法,忠实地记载了这一惨绝人寰的社会历史。
《皇勷手记》今天读来仍然令人感到满纸辛酸,一字一泪。是一篇照耀千秋的史册;绝非一般卖弄词藻的虚文可以比拟。
序
皇勷公系我 十二世祖考达枢公之长男也,生於明万历四十三年(一六一五年)岁次乙卯九月十四日卯时,讳华衮,字袍长,别号鸟窠愚老,娶四妻而生五子,终於清康熙五十年(一七一一年)辛卯二月十四日酉时,享寿九十七岁,斯书之作也,在夫明崇祯四年(一六三一)辛未,当其时,明末清初,盗贼蜂起,岁无宁日,民不聊生,世界为之一变,而海丰滨海,盗贼尤甚,时我皇祖才十七岁也,遂将我丰地之海寇掠夺,种种奇闻,於是年挥毫始录,逐岁记载,至清康熙三十九年(一七00)岁次康辰而止,至此我皇祖已八十有六岁矣,然此书自明迄今,业经越三百余年,未知转抄几次也,忍之先父绍勲公(即杰如之曾祖父)亦保全祖宗之手泽者,行年六十六岁,忽於夹中偶寻得是书,见其故纸陈朽,字迹或至虫蚀几不可辨。我父乃不甘为之沦灭,自己亲临笔墨,转抄成帙,以贻後人,作永远之纪念,余见其文字中遗漏,乃略加增改,兼掇数行,使吾侪孙子,咸知祖上三百余年之手泽尤存,诚非易易,虽找尽金钱亦难购得,宜各抄存为世世珍藏,幸勿有数典忘祖之讥焉,学忍记。
原本蔡雪祜学桃抄 蔡锦华 蔡飞收藏 (此序乃二十一世学忍所着)
附明末叶诸帝之始末。
万历癸酉起庚申止共四十八年。(1573-
天启辛酉起丁卯止共七年。(1621-
崇祯戊辰起甲申止共十七年。(1628-
福王甲申四月起至乙酉五月止共十四个月在位南京。
唐王乙酉年闰六月起丙戍九月止共十六个月在位福建。
桂王丙戌十一月起辛丑止共十六年在位肇庆。
明朝崇祯四年辛未年,饥荒、斗米足银三钱,周公出发仓谷,又劝富户出谷,煮粥於万寿寺赈济,事不得法,饥民慕食而来,日仅一赈,路远者平日已饥,而捱到县,则赈期已过,又须待明日,故人多倒于路者,持仗而死,一米户以为高抬时价,然米贵亦非关米户之事,但公爱民心切,愤不及待,遂为责罚,公为官清廉,爱民如子,自抵任以来,凡贼情人命,若无审决者,皆为解纷而去,意若曰:我是治民,不是杀民也。
壬申年,刘指挥在高田街起铺招市,将东门并城北鱼行屠行,移去高田。
癸酉年,僧人印真提缘,欲创莲花山庵以修道,先造山脚庵,次造半山庵,半山建大庵二座,铸千斤钟一口,县内弟子,日游者甚多,此亦系丰邑胜景,後遭世乱,被山贼焚毁,诚可惜哉!目下僧慈任提缘修莲花山对峰小庵。
甲戌年,郑有润已招抚於厦门,海贼刘香并郑之余党又集船数百只,流寇海滨,我丰石帆金锡杨安等处任其掳掠焚劫民被其毒。
乙亥年,署县印海防黄朝选,申文海贼焚劫,时两广军门熊文灿习前任福建巡抚招郑有润之故智,随即招抚香,令惠州府分守道洪云蒸,参将夏之林,潮州抚巡按陈承祖,参将张一杰。潮州海防黄宗,惠州理形姚希哲,同至海丰招抚,贼皆欲分润而来者,而港尾贡生徐楷点民黄印良下船见香招抚,香即差军师余仙客,副军师十四胡来县见道,抗礼於庭,抚局已成,而贼百千成党,来县出入无禁,而无耻贪利小人有与嫁娶矣,又有夺已嫁之女而嫁之者,四月初四日,搭五大厂在谢道山,而两道两参乡绅俱至谢道山,刘香率大船五十只至,登岸见道,慰谕已毕,卒然变指为伪招抚,即挟两道两参下船,尔时县中人民往观者千数,变起仓卒,践踏挨挤,几乎吓杀,幸不掳掠,而乡官姚心翼讳恭者,陪道参下船,次早放回,香载道参往磨子峡,县中之贼掳扰如故,不一月,新任县尊张祈年至,刘香行文来拿监生林生衮,县即差人拿林解下船,此时县中士民,尽走入山矣,久之上司即檄一参将朱世勳,带兵来守城,一到即擒贼一人,斩而分屍,悬於四门号令,贼而鉴走去,县始清明,两广熊上疏陈情,肯云:贼渠受抚,自当防其不测,岂有道将登船往抚之理,明系弛堕奸计,朱到後二日内贼尽擒灭,又拿贡生徐楷通贼监禁,问成极刑,至庚辰年叶科为解辩得释。
丙子年熊文灿檄福建总兵郑芝龙征剿刘香,郑率大船二百余只,斯时刘香舟泊平海,闻开炮声,则曰:此一仔来矣。即选大船九只,点勇士作先锋,顺风捷行至田尾洋,即遇郑兵,而香之余兵尽在平海,天意灭贼,忽反东北风,郑则顺风,香余船在平海者则逆风,炮火连天,以二百余只船攻九只,香知事必败,请洪守道止之,洪曰:我望兵不到,安有止之耶?香怒斩之於海,而香亦发火自焚死,郑兵为炮火所伤,载来桥头铺中养病,其疮痍之状亦不堪看,县公发银籴米接济,时米一斗银二钱,县公分籴于殷户,或十两米或二、三十两米,用桥头秤,交督米官陈霸收,香弟刘日又逃於浙江宁波康道,两参於彼处放回,前洪守道下船时有书与其子云:“自到谢道山,知无生还不理,大海汪洋,可收吾屍”。及香败後,洪守道之子在东州坑认其屍运回,丰人伤悲之,通县题银,买南门外吴家水阁为祠,後圮乃祀之五坡,春秋祭之,以地塘税为祀费。(注 洪守道即惠州府分守道洪云蒸。)
崇祯九年(一六三六)九月,邑人叶科请建土敢下城,立兵三百名,设陈聪产养之,以守海口。
丁丑年,归善知县王孙蕙来县署印,盐课师与秀才郭天定讼,辱秀才,又霸尾陈秀才铺,通学至衙逢其出,将凉伞掷碎,又掷彝公管家,辱许秀才,通学又碎许之屋,後学师处息,十月土敢下城建完。
戊寅年,叶家在龙山对面空地招市,其地原多塚,叶盖屋作市,名曰:新市,尽移马鞍桥鱼行杂货店,俱入内开张,此二处铺地税系学爷宾兴卖叶、又造桥通船,以接东路之人,时有人粘联於桥云:“造桥伐大木,挖塚丢自骸”。叶科号大木,二爷号自亥也。
崇祯十二年(一六三九),己卯年,龙津桥火坏桥栏,县公李玄修整为石栏杆,不许桥上架蓬铺,桥上立有石亭碑文,并联云:“骏绩千秋颂,龙津万古流”。邑庠即参恒公蒋辅卿笔也,夫去蓬铺造栏杆,使行其上者,见水流山峙,渔唱船横,岸柳垂依,啼鸟娇容,亦一大观者也。中秋夜绝佳,明月空悬水底天,令人泛彼清波,徘徊而不忍去也。
庚辰年(一六四零)建赤山塔,叶家为风水而建也。
辛巳年(一六四一)围新市寨。
壬子年十一月十六夜,山贼曾振突至北门外桥仔头寺前街烧毁房屋数十间,掳掠男女百余人,至卯砂搭营,被人取赎,时因升平日久,人不知兵贼,故仅有二三百贼可掳男妇百余人,城上守军,只打更鼓,不敢响一声炮,实为坐视不救,嗣後则邑人无夜不惊,贼暮入县朝则出,人多移住城内,而城内之屋价银加十倍矣!
癸未崇祯十六年,派殷户养乡兵,每月米三斗,或养一名,或养二名者,时府经历林云龙署县,捕练总林英海,又亲自统兵征山贼,後被杀,丰人以林经历陪祀洪道爷亦报功之典也,八月建东城,知县陈振奇将天罡庙基地拆去前座,医灵庙则全拆。
甲申(一六四四)即崇祯末年,京都陷於李闯贼王,时为清顺治元年,丰居天末,官尚演戏请酒,民间熙攘作乐,知事者焦心浩叹,不知者曰:皇帝死,于我们何干?且北京距我尚远云。
乙酉年闰六月,郑芝龙立明隆武于福建,即唐王,时尚乡试欲粉饰平靖以安民心,丰邑中三名,及後人以为伪举不算,斯时四处人心摇动,惠来之贼以万计,碣石前营把总刘某不能见御,带兵来县劄於桥头径口,兵叛而刘把总不能禁乃为自尽,此可谓铁中铮铮者矣!陈耀贼又据归善县城,一县被协从其贼入夥者千百人,後至金刚围杨安等处,离县不远,丰邑人心惶惶,土敢下守备谢芳开统兵逐之,七月十四夜,贡生徐楷谋反,鸠集无赖,约以白头为号,一月前即有人藉藉传说,贼尽裹白头,欲於七月十四夜举事,人以为讹言,久之则与事之人,有与亲戚密言者,通县皆知,惟县公杨未知也,适十三日,县公步行出巡城沟城垣,有数朋友陪行,因与公密语,是夜杨公点兵上城,数城眼即今一友人监督,及三更县公与绅衿在城上,闻五坡炮响,喊声突然集在北门城脚,焚一蓬铺,城上严守,未知贼若干人,不敢下攻,忽一时天稍光亮,城外乡练,即拿白头贼二人擒到,随即吊上城,县公又发擒拿,及天大亮,获贼十余人,俱吊上城审供,即云:徐楷、郭达九、郭亚拱为首,即拿拱九等到县,审供後,发照墙外,许百姓打死,人人恨之,各掷一石登时打死,而徐楷杨县公欲保楷安之,贼供者俱骂,後楷再发书曰:“我前已误,今何再误,於X日即树旗反。”报至举县又忙措,县公上南门楼顶,看冲锋一时,即交三百金及白牌一面,与杨安乡约正及练总曰:“有杀徐楷者赏银三百两。”杨安之民素受楷毒,欲杀而甘心之,但一未敢讼言,及牌至四方云集,即时朴灭,擒斩楷父子首级,悬于南门外,县公在城楼上坐,报至即步行看之,叹曰:“徐老先生呀,皇帝没有这样容易做的。”当初快活的事情,岂有如此者。八月十一日,碣石卫指挥张明珍,与副指挥李廷机构隙,明珍将通惠来贼入卫,廷机等知之,即通海贼苏成入卫,获明珍监解来县,噫!只快心中小忿,不顾朝廷土地,世职谓何?苏成入踞卫,抽租十分之三,及後浮盖分礼,不止十分之六,请他入卫者,家私儿女,俱是他有,苏成死其党苏利接领其众,自称太师,贻害地方,几二十年,抽租无处不到,只剩兴玄一都,卫户钱粮,亦不来纳,捷胜,坎下,甲子数城。尽为占掳,贼党皆裹红头。
顺治三年丙戌年春,大清声教未至,四方摇动,可塘黄鸡母等谋反,乡民获解县,县公杨只诛现获,余不问罪,至十二月,大清遣牌至,有马七只随至,马大人长,佩大翎箭、方刀、红笠,至径口见红头即射之,红头兵者即贼兵也,男妇人均逃入城,南门挤塞彼亭,马云不必忙,剃辫投诚便罢。明朝时人皆有留发,至清乃欲剃头矣。入城一晚,随下惠州,次日李军门至,带兵数万,住五坡,新县王侯宠亦随来上任,着人剃辫,是夜取夫三百名,兵卒至人民逃散,何处取夫?县公曰:今夜无夫。遂入城掳掠,一时举城咆哮,诚无奈何也。城内每家派一名,城上守城之人,亦被掠而去,凡城内有马皆欲送出,次早天未明,军皆起行,城幸无事,亦不留一兵守城,新县理事追粮谕云:清朝不比明朝,国课外又派加勤王饷,尔时殷户无不派者,通县派以万计,新进林宗韬养兵百余名,守城自卫,库中前朝所追之粮,俱搬去五坡营盘。
顺治四年丁亥年七月十六,苏成以恢复为名,船至龙山,红头千数,自新市登岸,整队伍而来,至打铁街口,城上即发炮打死苏旗手,苏稍退,苏成船中有举人林呈祥分布恢复檄文,树会杀殳 鞑官旗号,意兵至而城自复,谁知其坚守不已,即攻入东城内,此时贼在东城,官兵在城内,只隔一河,架炮相打,又着乡人刈草,填河上城,其中官兵仅二百,贼有数千,终不能破,督守者贡生林时济也,明於时势,对众云:苏成何人?可以得城,大兵至无焦类矣!而王县公亦籍之为民望,言无不从,又檄土敢下兵百余人,入城守卫,外则有举人黄德燝,家在东城,往请砂陂陈慎予兵来救,陈踞在内湖,自苏成入卫,即在搭砂陂寨与成相战,不服苏成,德燝之请慎予时,未知东城之破,因其弟叔亦在东城内,然陈已来大义灭贼,县公自捐粮二百石,陈兵搭营於双山,苏贼素惧陈兵之战,闻至出军以御,即为陈兵所败,杀二三人,苏成下船拔寨逃去,城上之兵亦出夹攻入东城杀贼,斯时东城百姓尽逃,有随苏去者幸不追逐,慎予见县公穿绿袍蓝巾,曰:如关帝君一样也,县公请慎予酒,予受洒得花红银後,另搬东城什物而去。而薛进等指东城房屋为贼巢,将其拆毁不留一间,所存者万寿寺、金花庙……新庙、天罡庙、及黄家一少宗而已。又於乡间择可骗者,指为与苏成载草填河,薛进虽未敢张胆明目,然骗人之事自此渐长矣!十一月惠州府道尊李玄到县,即前朝任海丰县有生祠在城内者,至则营於桥头滩,杀接济苏者三十六人,而奖薛进、林宗韬,即带兵会陈慎予去征苏成,至潭冲苏贼有镇东关寨破而杀之。直至碣石,离城十余里,陈慎予兵骄视苏成,军心皆怠缓,为苏成所杀,自此败回,严守城池,薛进、林宗韬则如虎折翼矣!
顺治五年戊子年,苏成死,苏利接领其众,自称太师爷,闰三月,李成栋踞广东复明,谕各县勤王,可望奉永历於肇庆,即明桂王,而薛进林宗韬俱升参将副总受诰命,招兵联络,取粮於民,各计有二三千人,薛镇北门外,黄集府大厝,林镇南门外吴家大厝、王侯宠升任去,新任方日荣虽与进非好相识,然进重之,於X月X日薛进请方县主到他衙,又请林崇韬议事,人马预为整便,方到则列坐,进中军官黄熊亦在座,,进向韬云:上司有文到谓公勾鞑,韬未及答熊则拔剑斩之,方公之衣俱为血溅,进随率兵从西门外入营熊则扶县公从东门入城内,林宗韬灭後,则县事在进一人总握,X日分守道李士琏至县坐明伦堂,拿衙蠹叶长板二等,重打八十棍,人多称快,送四字扁一块,又考观风取三人入学,斯时兵横民困,不得已而作此粉饰太平之事也,噫!甚可长叹息也。
顺治六年己丑年,薛进、黄熊等即将碣石砂陂相杀之事,骗人养兵,凡进得辖之地无人不骗,时人殷富者或数十名或一二百名不等,公礼亦要有一二百者,若不从其骗则斩之,人重足而立,不寒而栗,一县弹丸之地而横祸纷飞,碣石则苏贼占据,抽租,县则薛进占踞劫夺,民不聊生,独大安一带辟壤为静地,兼以乙酉科举人林耀光联络数十村寨不被贼兵者数十年,此大可称羡矣。X月李龙以土敢下寨降苏利为薛进所迫故也。
顺治七年庚寅年,平靖两王来复广东,李成栋已死,守城者则栋中军杜永和不降,副将范承恩即降,两王兵劄城外,惠州总兵黄应杰永历封奉化伯者即首为剃辫示降,又杀死寓惠王四五子,时各县尚未剃辫,薛进自据丰城,继而城破逃入新市。清兵即围之,血肉横飞玉石俱焚,未已出降,并点兵千余名,清兵尽杀之,又欲屠新市,寨主举人叶雄菱见斑固山愿充饷银万元,乃免。从来丰邑未有若是之惨死者。
顺治八年辛卯,班固山以北门外黄集府大厝三座高楼一座为薛进贼巢,尽拆之,建为万寿寺,又买黄乡官厝地作大庭。三月班师,八月薛进中军黄熊逃入山,集进余党破公平圩,羊牯合诸寨,十二月惠州副将李荣华、李明道统兵征剿,攻破罗輋寨擒黄熊、柯彪等解表上司,上司示将黄熊破身两畔一在府示众,一在县桥头示众,後县设游击一员、守备一员,千总一员,把总四员。
顺治九年,壬辰年,我丰地水大不测,浸坏民屋、田园多矣!西门建西田庵,靖藩征潮而回,路经海丰坣尾,百姓迎驾,呈陈廷宾害地方,官拘至府赐毙,及慎予死慎侄当日接领其众,抽租行骗者亦毙亡。藩欲夫七千名,除各乡外附近里长又给粮粟一两,夫一名,时夫一名要价银三两,夫去多被兵打死者。
顺治十年癸巳年,米贵一升纹银五分,人民颠连万状,官在万寿寺赈济下李臭脚亦载米来新市城下粜,以接济饥民,然高持珠价,可谓偷民稻以济民粜,未尝赈也。
顺治十一年甲午年,守城张草包纵兵砍树木,凡乡间风水阳居之树木无不砍伐,人莫敢怒也。
顺治十二年乙未年,立武学,时少人习武,请做名者须二十金,时重建玄帝庙,冬十一月,沙马二大人,印授苏利为水师总兵。
顺治十三年丙申年,署县何寅莅位任,适有海贼船数十只入长砂,即详报平藩抹把总五名,兵五百,以协防,劄西门外,通县关厢店舍,闭户不敢贸易,时县公差人往省,单贴一张欲取夫二名,否则折银二两,一日一单或三日一音,尔时惨甚。有兵名张龙者,在高田见一女婢即冒认说伊在南海拾得者,即投县,但此婢系吴元美卖与周家,县即欲将美一人解上防守李明道,人谓申详便知,遂出批云:此婢身价银十两,由元美赔贴,一县之人咸议张龙之奇毒也。
顺治十四年丁酉年,我县乡试中式六人,从来未有也,黄易、林之云、叶天培、朱紫蕃、黄道圭、陈龙震。
顺治十五年戊戍年,新县桂泓到任,系河南人,为官清廉,凡词讼者,先纳砖二十块,亦欲无讼之意也,大有孟公绰之遗风,而民蠹渐从此扫,後因事卒於邑,亦可伤也。
顺治十六年己亥年,是年稍平无事,但武弁旧飞未除,有一乡民与班上吹手之妻通奸,兵获之,见防守李明道,亦不送县,便捋男妇困绑,号令示众,推落龙津桥下淹死,其妇乃有孕,而律外杀人,不关县府,可谓治世欤?
顺治十七年庚子年,县城高增加三尺池开深一丈,城眼三并为一,五并为二,请移平藩镇福建。
顺治十八年辛丑年,僧德光募化重建万善堂。
康熙元年壬寅年,平藩并督抚统兵万余,正月初五日到县,初六日巡海踏勘边界。时苏利在卫只一官衔,取民夫千计,至潮州则回,只迁鹅埠岭一寨,田数段而已。
康熙二年癸卯年,石大人王爷暨文武官复来踏界,自议鹿境,罗山至吊旗山内地选迁入界内,苏利辖处为故。
康熙三年甲辰年,苏利有兵毁界望墩为副将曾志所辖乃疏苏利抗迁。**月**日王爷、督院、抚院、提督、总兵数千由大安内路的碣石,苏利自统红头出城二十里,在南塘御敌,大兵未齐,前队只挥炮马数百只,见苏利即射之,一阵大败,苏利中箭死矣,擒生口认利屍破碎之,而平藩大兵第二日亦抵碣石,利之余党落船走时将城中尽行掳掠,其百姓怆惶迁入内地,此战亦天意造丰,若利有旧城而守,大兵久紮丰邑,人民劳苦更不胜言状矣。第三日,平藩即班师,而金锡、石帆、杨安俱毁拆房屋,斩割禾苗,民无栖止,遂迁入内地搭寮而居,然疫病流行,十存二三,民生逢此,可谓长太息而流涕矣!苏成苏利共踞卫二十年,明初围卫城时一国师云:二十里强龙直奔海,即有人强镇此二十年云。
康熙四年乙已年,定界之後,五里一墩,十里一台,开界沟别内外,又起民夫一二百人将界外民屋坦墙夷为平地,越界者斩,五里一墩,十里一台均派界内乡民造作,某乡作某台,某乡作某墩,每个费银一二百两,督工之兵丁巡推,千把等又欲公礼饮食,否则鞭挞,乡民苦无甯日,半年始能告成,而羊堤岭上一台费加十倍,虽深山高远之人亦无计应避征徭,此一亘古未有之事,挞民作台苦况可媲美长城矣。时石大人又来踏界,由大路下尽迁至东笏妈宫沙沟乡,其在界外房屋神庙遂行拆毁。
康熙五年丙午年,沿骸?垣迁拆,独留平海一口,许人晒盐,平山为盐厂,可便船只载盐下广州,凡各县迁民尽往平山挑盐度日,平山聚千人死者日以百计,妇人小子至平山乞食又卖落船者亦以百计,界边之民受掳掠及疫死者半,流落卖散者亦半,存者偷出界外割寄漂取鱼虾度日,逢巡界之兵又斩而毙之或幸免者取些鱼虾带入界内,又不敢明卖,将袋缚於腰间,入人家求买,即买之家亦不敢近街之门,明请人客,界外物闭门而食,可笑亦可哀也,盐一升值银七分,饿死者有,淡死者有,民至此时,度一日如度一年。是年县设总兵一员,游击一员,都司守备千把总十余员,兵二千,城内房屋可谓尽为衙门矣。
康熙六年丁未年,县主阮士鹏重修鼓楼,偷出界之民拿见者只打十余板,又云非汝兵放彼安得出此,後守炮台之兵亦偷放人出界,分其所得,久之而官亦偷放买界外之物,但界外建为市泽,而虎狼窟宅,人出多被咬食,不知天意为何与人民作大难也,是年驻紮都佥事一员,千把总四员,兵一千,仍设副将都司守备千把四员,兵只一千仍辖惠州三十县。
康熙七年戊申年,巡抚王来任病卒,遗文请开界复地,其词甚切,有关国计民生,朝廷谕允,着新任总督周巡抚王巡界踏勘事宜,而周、王直以开界为己任,惟力是视,但海岛不许开,人牛能到之地俱许开垦,所以界外之民有王、周二人神牌,祀於社庙,民不敢忘恩,使其芳名流传万世也。
康熙八年己酉年,四月初五日出示展界,百姓喜见天日,歌舞演唱,万民回生,界外田租百石价银十两,穷饿之际有人承估何得不售,富有之人又得其田,穷饿之人乃得其利,所以家家怡怡,人人称怀,时为之一安也,官员至捷胜、甲子,游击各一员,坎下、东海,守备各一员,裁海丰副将原回惠州,丰邑设城守、守备、千把共兵五百。
康熙九年庚戍年,平藩上疏乞赏赐界外田为兵食,时将行吊册籍,幸都察院疏驳东南碣石等地属岩疆,苏利现已授首,平藩请此为何事也?乃得息焉,民生幸甚!夫界外虎多,累伤人畜,金锡都伤去百余人,此可知也。
康熙十年辛亥年至十一年壬子年,年情大有,粟价每两银二十石,亦罕见之矣。
康熙十二年癸丑,粟价贰两银八石,平西王吴三桂兵出湖广,四方动摇。
康熙十三年甲寅年,福建靖南王叛,潮州总兵刘进忠与沈将军在城中相杀,忠即请福建兵,靖南差清武状元刘*原任汀州总镇带兵至城外,沈将军不得已出降,而平藩命第三子固山带兵征刘进忠,路由海丰,破掳大将军日以骗人杀人为事,有一禀生罗家锦骗无所出,即押出斩之,幸未至斩,有人力保,吊回,即将所有田租抽出来养兵矣。有沈姓、*姓二人邻居,其妇相骂。其夫亦因而相打,入见薛进,进曰:你等皆是嬷奴,俱斩之矣,十月省城破,屠死者巨万哀哉!罪及李成栋也。十一月,总兵郭并惠州总镇黄统兵数千至,紮在五坡,薛进据城不降有吴亚六奉黄总府文进城说降,薛进将吴亚六钩眉高悬之城外,又令兵骂鞑。十二月,平南右翼固山班志富统兵并大炮而来,廿七夜从西门打破二十余丈,炮响时,大安离城八九十里而厨环尚能作响,清兵入城尽屠其民,妇女则掠去营盘令人取赎亦有掠在城内大厝,粘名字被人取赎者,有生员徐基之妻被兵掠在营贞节不从,被他打死,但节烈之事,贼人虽凶人亦怜之,即为埋葬营边立一牌云:<系生员徐基之妻>。官派夫役於各村,夫一百名村人以八十答应,犹繁重也,夫兵戈旁午,地方绅士不胜其苦,有跳水死者,有自缢死者,时署县者赵经历。
康熙十四年乙卯年,征潮之兵一二万住潮城外,巡抚刘秉正帅之也,平南王又发龙艇水军数百只,约同往潮剿匪,由平海而上,适海贼杨金目船十余只泊白砂湖,船中运器械物件俱搬於岸,视捷胜、碣石兵蔑如也,不知水师即至,掷炎炮射之,未已贼从大路而走,防守李有才之兵亦去捷胜会水师而途与贼遇,他为穷寇势不可当,李走回,意为贼未劫县,不知贼失船从山路回潮,遇浩洋坣乃紮大嶂山,亦不掳掠,明早入罗輋由後山寨过,欲与寒中米,寨人不与,且加之炮打死一贼人,金目愤甚,即麾兵破之,男女不留一人,後从山路去潮州,我兵无敢尾之者。以山内之寨而遭海贼,亦一怪事也,岂非数乎?然龙艇数百只在海邑沿海漂摇泊於洋乌坎等处,未敢直抵潮。八月十六,飓风大作,船尽覆没,兵死万计,人说:风起时见水面有鬼怪登船作声云。
康熙十五年丙辰,征潮兵败回,我县人民未知,正月初五日,有兵突至人民星散而走,城内外俱是兵,兵紮寨在新市,民间货物见兵至尽搬走,余皆为抢夺一空。固山紮城内,监犯尽放出。第三日走下惠州,县城尽成无官无兵无民,陈十八、李德林等授郑副将树白旗镇城内,拿清官封民谷,而潮之郑兵尚未至,四处白头蜂起,数日刘进忠着一总镇先至。正月十六日,新选知县邓升至,此人前平藩委署惠州海防在本县杖印者,今复到县只追求追粮以供兵饷外,每石粮米又要加军前米一石,在某日定矣。虏伯刘进忠、统领刘国轩、何钻仔奉郑锦令,统兵二十万由丰抵惠,好事之人受总兵正领副领游击紮副等职,招兵随征,而本县城守王如虎带铁甲数百人到任,拿受紮副害民者甚多,本县钟卜万并一子本捷二人亦在桥头滩审决枭首,现任知县王家祯出示凡十六岁上纳银五分,名曰毛丁饷。刘国轩破惠州镇守之,刘进忠破博罗及东莞,又欲往省,而平藩已卒,公爷亦树兵吴三桂旗号,以书来止,兵即从兴甯北路回潮。
康熙十六年丁已,防守王如虎去,张四镇来守,此人自清入关自不剃头流为山寇者,花名鲎母张,带数百人住城内海防馆,别号十殿阎王,有票至乡取物,公礼银三两,惠州统领文来,要派大饷,张四镇与县公在明伦堂请绅衿派饷,有以百以十派者,民心惶惶欲逃无路,幸康王子入福建,靖王又降清,郑锦去厦门,康王差人至湘招刘进忠,惠州刘国轩亦从平海飘船而遁,此饷乃止。而鲎母有意抢掠,碣石、捷胜同受其毒,张游击入城协守,此人沉勇刚毅,至海丰寓城内,兵来二百名,静若无人,直至潮降,鲎母张始回捷胜,此功不少,亦少人知者,鲎母后死在归善县,是天诛之也。
康熙十七年戊午,考童生每县只取五名,四名捐纳,十八年己未年,郑锦在厦门头目洪反老,臭红肉,刘怀珍等踞趾埔头。八月初八夜,船来海丰劫掠鹿境、洋、杨安等处,又乘夜船入白糖房,公平圩,掳掠男妇令人取赎,亦有卖去台湾者,鹿境洋离海稍远,贼船至沙湖亦有人报讯去,翌晚宜守更,谁知是晚贼即到下寮吕家先知走至後渡乃上山,此时春深,满田皆水,又下雨,贼掠上乡及下乡又走上坑尾、後陇、後港,共掠去男妇三百余人,此刘怀珍、洪瓜老、又直至洋掠男妇二十余人,而炮台上士兵了望之寂如也,贼船往神州被人取赎几有一月。是年朝廷为吴逆三桂未灭,需饷孔加,不忍加派粮米,乃设捐纳监生一例,有纳谷、纳豆、纳草之名,在广东布政司给单,湖南浙江亦来广东捐纳,广西解饷较近,监生一名不过百二十金,准其树旗给扁,取科甲,先声号衣、凉伞、四抬轿拜客,仍准入大场,又於河设一科专中监生,亦异典也。有一监生初纳,往拜县公,公问曰:兄是谷、是豆、是草?答曰:晚生是草。县公闻之大笑绝矣,凡考则准十五名,其余纳捐者百两,是年我县有捐至百名,但武准捐五十名。
康熙十九年庚申年,金抚院及平藩下总兵王国栋疏新王尚之信,时之信总兵在广西恢复,差官到即摘印,自带架锁而至广东,即送广州府学院监守,檄福建将军赖溚入粤,路由海丰,将军赖先行,留兵二百抢夺异常,百姓苦甚,後尚之信赐死其藩下官将一百二十人,余尽回京。八月慧星出东方,直扫天中紫微垣大约有小犬,其色紫红,闲灿有光,望之令人可畏,至十二月乃灭。
康照二十年辛酉,税屋中间隔,每间纳票银三钱,本县点四关厢并圩市造册徵收。正月廿五日午时,天上东北响如雷,坠一石於独塘地方,其色紫赤,後解入抚院。现年九月始行公当,每石米派加银二两,计银九千余,自古论当,世乱用千百,治世用百十,派之米石是无轻只有重,而海丰又多数千两钱粮,况此等民间之事今皆归官,民愈穷而粮愈欠矣,加派共举十六项,每石米正供外,共结五两二钱五分。
康熙二十一年壬戍年,一石米定派银二两。
康熙二十二年癸亥年,通县士子题银二千兴建圣庙,现年又派银一两三分五分。
康熙二十三年甲子年,大人督抚巡边来海丰防守派兵提票千总一名,兵百名,碣石抹守备一员,兵百余名,防守城内。
康熙二十四年乙丑年,台湾降,郑锦子并刘国轩入京,郑锦封汉军公,台湾置府衙,海氛始静,垂六十年。
康熙二十五年丙寅年,五坡和尚募化重修後殿前厅,又塑观音像。
康熙二十六年丁卯年,上司革除现年役费,我丰竟不能革,只不设收役费票,但於纳正饷时,柜头每两银要役费若干,只收於簿,每石米原派银一两三钱六分,官追官收也,而现年改名里长催办,九里粮饷此数百年一变也。
康熙二十七年戊辰年,县主姚德基。
康熙二十九年庚午年(一六九O),朝廷来文,准纳粟四百石,赐一名监生,时谷价每石银一两,丰邑共纳一二十名,县主姚同,孝廉黄道圭议将役费以开南门湖,建谢道山塔,到辛未年(一六九一)告成,自客岁八月不雨,至辛未年四月廿四日乃雨,民心惶惶思乱,各处抢夺,米价甚贵,噫!人心不古,世道衷微。十一月鹿境建醮演戏谢神。是日有纸钱二张腾空而上直入苍冥,人望不见,时又无风,亦奇事也。
康熙三十一年壬申年,广东设盐院姓沙,二月十旬巡视盐田到县,严禁提盐,盐价至七八十钱一斗,王太尊名英一年到县二次,拆封持去役费。将姚知县後衙管家持出来审,坐县堂又打一人,此不确见之事也。到五坡将二边配享神牌放火焚毁,适当考试,县童生递呈求在县考录,彼在县堂考时收卷,童生递卷逢他有怒,连按地打十余人,甚恶又非不可述者。
康熙三十二年(一六九五)癸酉年,二月十九日地震,廿五日又大震,一时震五次,三月初七又震。地中生毛,亦是奇事。四月十八日又大震,县公姚捐银建醮十九日怪雷如炮响,新田乡共有耕牛百余只,雷响一声打死三十余只并一牧人,此亦古今未闻之也。
康熙三十三年甲戍年正月十八日下雨至五月十二日止,谷价三四月中每吊钱米三升六七,及五月米价各处腾贵,无处可米者,出至郊外即抢。六月初二作海荡,咸水入洋甚大,水至山仔脚,然水行有路,近海处不淹,近山反淹。十月十二日发大风,四五日不息,禾谷尽扫去,山人更惨於平洋,然风亦有路,自高砂山起沙风,田谷无收,男妇往田扫谷一人一日可得数斗者。
康熙三十四年,乙亥三月十八日,白公讳章上任,五月米贵且霪雨绵绵不息,民多坐饿。
康熙三十五年丙子,朝廷征乌喇得胜,诏谕天下府县演戏三台,贺太平也,十二月,白公起药王庙於径口。
康熙三十六年丁丑年,大饥荒,民负其子卖者甚多,幸潮州米船无日不到,白公又善於救荒,民亦不敢抢夺,盗贼来即杖死,共除盗百数名,饥民赖以安。七月不雨,禾苗枯竭,冬季只存四五成,是年三月被咸水所淹,沿海之田冬无一颗粒,我鹿境有租一百石只收十九石,碣石卫石行上山二三十丈远。冬十一月谷价一吊钱值银四钱六分,十二月白公往惠来署印,是年饥荒,赖县公才能,立法招商船载米,人不敢抢,公即赏酒肉於地方为之保护,故商人来米者甚多,不至大饿,亦一阴功,有贼抢者擒来打断脚骨或杖毙。
康熙三十七年戊寅,正月十四发雷,廿六又雷,廿七日乃下雨,自去年七月廿三日雨止,至此乃雨,二月初三日下雨至三月二十又雨。兵部文簿钱销毁,民间钱无择不用,一吊钱只值银一钱米一斗,民多饥矣,十月白公署印方回,九月宗师左岁考,本县白公同太尊李学道俱在场,我县真才五名,其余入别县,文武共七十二名亦罕有也。
康熙三十八年已卯年,谷价银一两四石六七斗,元宵,白公下府,十五晚防守章,碣石二师步行出观灯与民同乐,城门辙开不闭。乡试中式洪辰孚解元,洪辰缓、陈天诠、彭炽、是年世界颇清平,余住居园仔之楼仔,并引湾塘坑水到楼前流过,亦垂老人一怡情焉。
康熙三十九年(一七OO)庚辰年,谷价银一两四石七八斗或五石,白县主调新会,五月初十离任,计共六年,自莅任以来除盗安民,在姚公时,强盗横行,鼠劫无时不有,民无安寝,自白公莅任数年,狗不夜吠,民安居乐业,穷乡僻壤皆然。公为人乐於善记,又善认人。县主讳熔,六月十五日坐任准人翻田粮。有告得田即审来他赎。买田之人无不受亏,告状共有六七千张通县之人无家无差,状内有名之人,每人要银二钱,乃准投告,虽五六十年,并先世所卖者亦无不告。
四升为嫡先杨氏忌讳墓祭後尚存租三十八石,带米二斗四升。又淡水港徐奶已置实租二十四石,带米二斗,以上共租八十石,为我与继嫡徐氏墓祭讳亡之费,五房轮收,但淡水一项暂为徐奶衣服之费,候百年後轮收,其米未分--鹿境香灯一百石,是先人创垂,带米七斗八升,田俱在开洋下寮。今减十余石暂为我老人费用,百岁後为嫡子名实收讨,答应奉祀祖龛香灯年节。今我已八十六岁矣,娶五媳嫁三女,予虽不能谋生,亦不敢浪费先人之业,其所住之屋我兄弟分开,亦无几间通融居住,各宜振作家声,进德修业,毋堕祖父之志,尔其之。皇襄公年八十六眼花手劲书。
予之生也值世末流,兵革交作,祸乱纷纭,丰邑弹丸之地,碣石苏利,砂陂陈瑞,而城中北门薛进,南门林宗韬,占民租抽民田,构难相杀,招兵耀武,各以千计,而粮又取之商民。时未经兵火,民稍殷实,出票拘拿,以从逆为名,差兵到家,公礼数十计,拘到则充饷数百,不顺其意则押出枭首,人皆重足:予父老而弟与子幼,一身维其间,几不免者数次,殆有天幸我获,以得全故土田宅,先人所遗不能多段。至淡水、港口之田是我父与叔同买吴会云兄之业,田共一围,带原米三石三斗,後再加入四斗,至乙未年吴会云自缚红头,带苏利等红头贼数人到家,又压受米三斗,共米四石,租被炮抽,米被他压,亦无可奈何也。甲辰年迁拆,田在界外,至已酉开界,田地久荒,围墙俱坏,佃丁死亡,十去其八,凡界外田租一百石价银或十两或十余两往往皆有。时此田叔卖与许家得银五十两,予思此田坵段相插,围坣近海,二姓相共必有是非,不得已多十金与叔向许家赎回,但手中无分文,乃将坣头田租当与陈家,将银承买不敷,又招周官承买田银一十五两,租八十石,後愿芳出银四两租一十六石,愿廷出银四两租一十六石,至某年与周官赎回,照时价银三十两买入。曾畅兄一项是愿能、愿廷二人照时价赎回,此时见年禾公当其所历甲俱系自己赔帖,不料丁巳年八月廿一日咸水淹没,田园难得颗粒,田佃欲散去,不得已为之借种谷五成付耕,至已未年六月廿九日又咸水甚大,直到山脚,时又无粒收,诸佃大去,其乡寮尽拆毁,予欲留之亦无计也。但留四石米之田,空坐赔粮饷而已,况又值郑家占据,每石纳正供十饷十两条余,予苦极,呼天无奈何,至辛酉年十二月诸佃之去者有一二返来,云:田主欲招佃必须围坣,然谁人肯将血本谷种白去耶?我此田坣广阔,费多无措,不得已将上墩乡阉受田租百石减米做八斗,卖与林晏擎兄,收入十两,将银催佃作坣。但上墩之田,原米一石三斗,有阄书可据,除杨五兄受二斗外,余作悬米三斗,则此系无租之米,後日子孙如何赔累此米之悬,亦为淡水之业,予乃将此米甲于淡水田内一百八十石之租甲米四石三斗二升,此淡水田之如末予详书之始後人庶知祖父之艰难,守创之不易也。今你等勿视如鸿毛者矣。 摘录自《鹿境蔡氏乡史族谱》
蔡皇勷芋叶托水珠的事故
传说明清年间,约公元1639年,达枢公(生于万历8年,礼部儒士嘉宾怡侃,邑庠生)50多岁时,独子皇勷公已成人。达枢公一心望子成龙,促子赴城就读,皇勷公离乡之际,思绪言万千。叹自己单钉难成铁,独木难造桥,有意劝父再娶,又难于启口,便想出在年初一借向父拜年早敬之机。滴水于芋叶代茶杯奉敬,以暗示一点水珠在光滑的芋叶上面滚动的险象。达枢公会意,默认不语。
同年七月间,皇勷公收田租于谢道山塔脚刘厝村时,见一老妈和一女子在家门口梳线织麻。女子衣着朴素,表情温和,给人以一种顺心的感觉,经打招呼后,进屋喝茶叙家常。老妈曰:“次孙女现年十八,父母早丧,家中只有我和二孙女相依为命”。皇勷公亦介绍了本身家境。老妈听后,言语间表达同情之心。皇勷公见话有投机,便开玩笑曰:“刘姑娘,您给我做庶母如何?”没想到刘家姑娘竟一口应承(当时皇勷公大刘姑娘约十岁),老人家亦纳意应允。先朝婚姻,长辈主婚为定。
迎娶之日,刘氏妈身穿黑色衣服,戴红花,坐红轿,以示甘心情愿为人庶母。轿至村前,按例由一好命娘前去牵新娘时,新娘不肯下轿,新郎官达枢公踢轿门,亦不肯下地。儿子皇勷公会意,即上前下跪道:“请母亲下轿”刘氏妈高兴地扶起“儿子”,随达枢公入屋,其中之含蕴,可见刘氏妈的聪明、贤慧。
正月十五汪厝村屯宫妈祖(天后圣母)庆赏元宵,百姓点香烛,吊花灯,敲锣打鼓唱大戏。青年妇女有行过灯脚祈求生男丁的风俗习惯,刘氏妈以当了庶母的身份,伴随上了年纪的妇女去看戏观灯。很凑巧,当她们走至花灯下时,秀色的灯脚圈恰好落在刘氏妈头上,如帽稳戴,刘氏妈出自好奇心与幸运感,随手将五线扎的灯斗(灯裙)作帽戴之回家,人们在笑声中祝贺吉祥。此后,刘氏妈连生三男丁(二房麟长、三房定长、四房羽长)衍派池尾、旧厝、田脚厝、园仔(一部分)兴州霞山、联安雷峰田等后裔。自此达枢公派下的子孙每逢正月十六日必送戏一本给屯宫妈祖,以示诚心纪念。
芋叶托水珠的故事,反映了皇勷公聪明孝顺、兴家旺乡的思想,亦可使后代了解先祖重视传宗接代之一段生动故事。
史学家.蔡皇勷,邑庠生.海丰鹿境人,生於明末清初(文物保护 图 文)